banner
img
>>
>>
>>
>>
热点丨三位企业大佬分享如何做海外并购

热点丨三位企业大佬分享如何做海外并购

/

图

中国化工集团拟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巨头先正达,中国海南航空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信息技术企业英迈,海尔集团以54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资产,万达集团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富士康公司以35亿美元控股夏普66%的股份……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额多达3000多亿美元。

 

对此现象,有人认为是中国企业正在“买断全世界”,也有人认为在诸多海外并购的“买买买”中,很多属“人傻钱多”。9月8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节目请来了正在全球各地“买买买”的3位企业家: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和三一重工集团董事长向文波,用他们在海外并购中的实际行为现身说法。

 

 

三一重工集团董事长向文波:

 

中国企业买断全世界?这话夸张得离谱

 

向文波表示,从整体来看,一些中国企业的确在海外并购中是显得比较“任性”的,这在一段时间内是趋势使然,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就海外投资的规模和领域来讲,与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匹配,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很正常。

 

向文波认为,从邻国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日本也经历了相似的阶段。“日本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很好,日企在全球并购,他们也交了很多学费,最后又将目光投回到了日本,我相信中国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向文波说,他认为在并购中要看到机会,同时也要看到陷阱,既要抵制诱惑也不要错失机会。

 

2002年,三一重工将一台机械设备销往摩洛哥,开启了国际化的第一步;目前,该集团已经在全球32个国家投资了52家企业。谈到“中国企业能否买断全世界”的问题,向文波表示,这夸张得离谱。“我认为‘买断全世界’的说法反映了对中国资本的恐惧,反映了外国人对外资企业收购的不同心理。”

 

向文波说,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的产业一个一个被外资收购的时候,我们是一种非常欢迎的心态;当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发现现实和别人所理解的不是一回事。“我们中国的企业去海外收购的时候受到层层阻碍,发现别人并不是像我们曾经欢迎他们一样欢迎我们。所以,尽管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已经大规模启动,但如果说要‘买断全世界’,这是夸张。即使有钱恐怕也买不到。”

 

很多西方媒体形容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行为中“人傻钱多”,以抄底的心态去收购,但最终以高价成交。向文波对此表示,做买卖的都想买一个低价,卖一个高价,这很正常,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对价值的判断就要看企业的眼光和水准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有两点,民营企业是非常理性的,价值观可能会产生偏差,但太糟糕的可能不会有,因为都是自己的钱;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买的时候这个企业是值这么多钱,但买来以后不会经营,搞砸了,就不值钱,这个是经营的问题。毕竟我们对商品经济的理解,对国际游戏规则的了解并不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交学费。但海外并购有国家战略的考虑,不能简单地说是不是“钱多人傻”。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在别人地盘做事,就要守当地规则

 

郭广昌领导的复星集团在7月份就进行了4次海外并购,其中不乏著名的对英国狼队的收购。郭广昌表示,这4次并购都在事先做足了充分的准备,都发生在一个月之内只是一个巧合。“复兴国际的海外投资心理不是大众的购物心理,见到喜欢的就买,而是有一个长期的准备工作,我相信他们面对这样的投资都有专业团队的支持,这些企业都有经验。”

 

谈到复星集团的投资思路,郭广昌介绍说,复星的投资逻辑有两条主线,第一是全球化的保险加投资,要打造一个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的和有产业深度的投资集团;第二条主线是围绕中国动力价值打造一个能够为全球的家庭生活富足、健康快乐提供一种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以前我们与钢铁企业合作,现在钢铁还是我们的一个板块,但不是重要的一块了。”郭广昌表示,为了做好这两条主线,复星集团努力做到两点:第一是深度的全球化,找到当地最好的团队;第二是深度的产业化,投资是复兴集团推动企业发展的开始,而不是结果,看上去应当是形散而神不散。“成为一个植根于中国,保险和投资双轮驱动,在全球视野范围内组成各种生产要素,为全球的家庭生活提供更多的健康、快乐、富足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复星的愿景。”

 

中国企业是否是“人傻钱多”?郭广昌对这个问题表示,中国所谓的全球化以前是被动式的,现在是反向全球化,中国的企业已经实力利用全球资源为我所用。“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在全球的投资量增长很快,但是总量还是不高,所以中国人在海外拥有的GMP还是不高的,进行海外并购是中国经济走到现在这个阶段时自然会发生的。”郭广昌认为,在并购过程中,有人谨慎,有人大胆,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差,这是商业带来的必然结果。

 

一些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由于对国际资本的游戏规则了解不够,遭遇“水土不服”,郭广昌对此表示,在别人的地盘做事,就要遵守当地的规则。“我觉得没那么复杂,你到哪里投资就要遵从哪里的规则,这是天经地义的。”

 

郭广昌表示,他不太喜欢“中国买断全球”这样的说法。“其实更多是通过投资的方式让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在全球找到更好的位置,更有竞争力,这才是根本。文化的差异是存在的,但我反对把两种不好企业的不同习惯说成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其实差异没有那么大。总的来说就是尊重对方,按照对方的规则去做,这是基本准备。如果没有这点准备,最好就留在家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就好了。”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不能按照中国规则的惯性思维去海外投资

 

“我们出去买的多数是吃的,质量好一点的牛肉、羊肉、牛奶。过去一个多月,我们收购了澳大利亚的一家保健品工厂,都和吃的有关。我们喜欢买健康。”刘永好说。

 

1994年,新希望集团错过了一次绝佳的“走出去”机会。“1994年底,美国一个全球最大的饲料企业,准备进行全球的扩张,想和我们合作。我们一看非常好,可以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可以参与国际市场。但是谈来谈去,最后发现根本不可能。政府审批、资金出海、符合国际标准的企业报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样东西都没准备好,我们放弃了。”刘永好说,“但接下来我们的国家在进步,社会在进步,我们钱也可以出去了,财务报表也清晰了,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有了,这个时候中国企业再走出去就会好一些。当我们准备充分的时候成功的几率就大了。”

ewm

华必信管理咨询(深圳)有限公司页面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07号创展中心2602-2604室
本网站发布的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
0755-83860239

COPYRIGHT © 2020

华必信管理咨询(深圳)有限公司页面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2041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深圳